成语 |
解释 |
安身之处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离世遁上 |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食不充口 |
见“食不餬口”。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繁荣富强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