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例子况且从前古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半部亦何妨。(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bàn bù lún yǔ
注音ㄅㄢˋ ㄅㄨˋ ㄌㄨㄣˊ ㄩˇ
繁体半部論語
感情半部论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
近义词半部论语治天下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一门心思(意思解释)
- 反求诸己(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意思解释)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门心思 | 一心一意。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