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离世遁上 |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食不充口 |
见“食不餬口”。 |
骄生惯养 |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