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戈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出处《新唐书·陆贽传》:“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鳟授寇者也。”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chí gē máo
注音ㄉㄠˇ ㄔˊ ㄍㄜ ㄇㄠˊ
感情倒持戈矛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倒持干戈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归心如箭(意思解释)
- 安内攘外(意思解释)
- 鹰击长空(意思解释)
- 浪迹江湖(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改过迁善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户限为穿 |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声色狗马 |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
异军突起 |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
以身作则 |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
词穷理屈 | 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
东扯西拽 | 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 |
字字珠玉 |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
貌合心离 |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