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险如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出处《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基础信息
拼音fù xiǎn rú yí
注音ㄈㄨˋ ㄒ一ㄢˇ ㄖㄨˊ 一ˊ
繁体赴險如夷
感情赴险如夷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不避艰险。
近义词履险如夷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费尽心思(意思解释)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满天星斗(意思解释)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牝鸡司晨(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