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见之明的成语故事


先见之明

拼音xiān jiàn zhī míng

基本解释先见:预见;明:指能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先见之明的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主簿杨修积极为曹植出谋划策争夺太子地位,使曹操感到忧虑,在曹植失败后,曹操借故杀了杨修。曹操去见杨修的父亲杨彪并问候他,杨彪说:“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曹操十分尴尬。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先见之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开门见山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豆萁燃豆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轮焉奂焉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白费心机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费心机,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秋水伊人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匡乱反正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正身明法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扬幡擂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如今是扬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
绳锯木断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