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善瘅恶的成语故事


彰善瘅恶

拼音zhāng shàn dàn è

基本解释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出处《尚书 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暂未找到成语彰善瘅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彰善瘅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以小见大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举世混浊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处实效功
照葫芦画瓢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群龙无首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目不转睛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朝令夕改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百无一是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