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福自己的成语故事


威福自己

拼音wēi fú zì jǐ

基本解释威福:指赏罚。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

出处《周书·尉迟迥传》:“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


威福自己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北周宣帝让驸马都尉尉迟迥驻守相州,杨坚辅佐幼主执政,他担心尉迟迥权势过大,于是挟幼主以令天下,威福自己,让魏安公惇去取代尉迟迥。尉迟迥看出杨坚有称帝的野心,于是杀掉派来的使者,举起反杨坚的大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威福自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短褐不全 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藜羹不厌,短褐不全,庸非贫贱乎?”
流离琐尾 《诗经 邶风 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入吾彀中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狐群狗党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所作所为 明 李贽《答周西岩书》:“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皆是谁主张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翩翩起舞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举善荐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