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唇干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焦唇干舌”。
出处《孔子家语·屈节》:“孤尝不料力而兴吴难,受困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例子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基础信息
拼音jiāo chún gàn shé
注音ㄐ一ㄠ ㄔㄨㄣˊ ㄍㄢˋ ㄕㄜˊ
繁体焦脣干舌
感情焦唇干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焦唇敝舌
英语The lips are dry and the tongue is weary.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满纸空言(意思解释)
- 博通经籍(意思解释)
- 革风易俗(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释)
- 无恶不作(意思解释)
- 进退维谷(意思解释)
- 有机可乘(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怪诞不经 |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难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