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去朝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谓岁月流逝。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例子明·郑若庸《玉玦记·祝寿》:“暮去朝来,真如覆尘难凭。”
基础信息
拼音mù qù zhāo lái
注音ㄇㄨˋ ㄑㄨˋ ㄓㄠ ㄌㄞˊ
繁体暮去朝來
感情暮去朝来是中性词。
用法作状语、分句;用于时间流逝。
近义词朝来暮去
英语Dawn comes after dusk.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一夕一朝(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倾家荡产 | 倾:倒出;荡:弄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了。 |
旁若无人 |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难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