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明若观火 |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缘悭分浅 |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
普天同庆 |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命途多舛 |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步步深入 |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 |
钜学鸿生 |
学识渊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