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后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声:声势;实:实力。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例子臣艾切谓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此席卷之时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xiān shēng hòu shí
注音ㄒ一ㄢ ㄕㄥ ㄏㄡˋ ㄕˊ
繁体先聲后實
感情先声后实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先声夺人
英语proclaim one's might first and then make an actual demonstration of it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枉尺直寻(意思解释)
- 从容不迫(意思解释)
- 鸣锣开道(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释)
- 进本退末(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服牛乘马 | 役使牛马驾车。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