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冰求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挟:夹持。比喻行动跟目的截然相反,事情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
基础信息
拼音xié bīng qiú wēn
注音ㄒ一ㄝˊ ㄅ一ㄥ ㄑ一ㄡˊ ㄨㄣ
感情挟冰求温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加官进爵(意思解释)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释)
- 流离琐尾(意思解释)
- 灯蛾扑火(意思解释)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释)
- 门当户对(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炉火纯青 |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开门见山 |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