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

竹子

拼音zhú zǐ
注音ㄓㄨˊ ㄗˇ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竹子[ zhú zi ]

⒈  即竹。

⒉  竹笋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竹笋》。

引证解释

⒈  即竹。参见“竹”。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四·黄竹子歌》:“江边黄竹子,堪作女儿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一面是画的几根淡墨水的竹子,竹树底下站着一个美人。”
沈从文 《边城》十三:“一个在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

⒉  竹笋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竹笋》。

国语辞典

竹子[ zhú zi ]

⒈  泛指禾木科竹属植物。多年生常绿植物。茎细长,呈管状中空,绿色,有节,成熟者皮壁坚韧,各节间互生细长枝二条。枝梢生叶,叶片狭长,一端尖一端圆。地下茎可向上生笋,向四方蔓延。根出自地下茎各节的四周。花白色,极小,竹子开花后通常随即枯死。用途甚广,竹笋可供食用。

英语bamboo, CL:棵[ke1],支[zhi1],根[gen1]

德语Bambus (S)​

法语bambou

分字解释

※ "竹子"的意思解释、竹子是什么意思由文国词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时他在观察他的爱犬露娜使劲咬着一片竹子.

2.“米纸”指以水稻为材料制成的纸,不过词也用来表示用材料制成的纸,如用麻、竹子和桑树制成的纸也被称为“米纸”。

3.卧龙工作中心的副主任,张国强说到:“大熊猫对食物非常挑剔的,他们只吃新鲜的尖头竹,一只熊猫一天可以吃掉10到18公斤竹子。

4.纵观历史,竹子高风亮节,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敬,但历代文人墨客写竹、画竹者众多,却从来没有哪位作家、画家把竹根艺术盆景填入他们的大作。

5.一阵风吹来,竹子花在风中摇曳,像一位仙女在翠绿的舞台上轻轻地舞蹈,又像一位天使张开美丽的翅膀飞向天际。

6.到了19世纪70年代后期,桉树,诺福克岛松树,竹子,香蕉全都密密麻麻成长起来。

7.花坛里的花绽开了笑脸屋后是一片竹林,那一棵棵竹子傲然挺立着。

8.用竹子胶版做家具,天然漆布铺地板.

9.扇鼓为蒲扇形,铁架,羊皮面,直径有一尺半,柄上挂欠连环,环尾缀五彩丝穗,鼓键用竹子制成。

10.陈慈树这会儿没心思听广播,他把竹子卸到晒场上,到家搬了椅子、长板凳和一个已显雏形的青篾竹背篓,开始坐在晒场上破竹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