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地

拼音zú dì
注音ㄗㄨˊ ㄉ一ˋ

词语解释

族地[ zú dì ]

⒈  一姓一族的土地。

引证解释

⒈  一姓一族的土地。

《解放日报》1942.4.5:“‘公地’是公共社团的土地,包括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社地(一村或数村的土地),庙地(庙宇土地),学地(办学校用的土地)等等。”

分字解释

※ "族地"的意思解释、族地是什么意思由文国词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本文着力于对清代循化厅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力求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探讨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政策。

2.通过加快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稳定和国防安全。

3.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使这些地区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长征队伍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指战员入乡随俗,处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受到热烈的欢迎。

5.在对西南民族地区民间美术的考察活动中,耳濡目染,我很自然地加深了对西南民族染织工艺的了解。

6.因地制宜搞好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7.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8.纳西族东巴文化举世闻名,是现代和当代国际纳西学热和纳西族地区旅游大潮汹涌的一个最重要的促成因素。

9.下属的民族文化也会影响领导者风格的选择,例如,对于具有强权政策背景的文化象阿拉伯和中东拉丁民族地区,往往采用操纵和*裁的风格比较好。

10.铁路沿线各少数民族地区纷纷依托南昆线发展“通道经济”,经济繁荣景象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