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

国法

拼音guó fǎ
注音ㄍㄨㄛˊ ㄈㄚˇ

繁体國法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国法[ guó fǎ ]

⒈  国家的法律规定。

伤天害理,国法难容。

national law; law of the land;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法纪。

《周礼·秋官·朝士》:“凡民同货财者,令以国法行之。”
《史记·循吏列传》:“李离 过杀而伏剑, 晋文公 以正国法。”
宋 苏轼 《辨谤札子》:“而 君锡 等輒敢挟情公然诬罔,伏乞付外施行,稍正国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若説是为了国法,所以公而忘私。然而姓 朱 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

国语辞典

国法[ guó fǎ ]

⒈  国家法律制度的通称。

《荀子·大略》:「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

法律 王法 公法

⒉  规定国家组织及其作用的法规,通常指宪法与行政法而言。

分字解释

※ "国法"的意思解释、国法是什么意思由文国词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疏而不漏如果有人胆敢以身试法,终将逃脱不了国法的惩罚。

2.新中国法律规定,不允许父母包办婚姻,更别说指腹为婚了。

3.处于英国法律市场低端的公司则都忐忑不安地等着国内市场自由化。

4.君子虽然也爱钱财,但是需用合法的正当的途径取得;小人放纵地追求财利,不顾天理国法。

5.中国法国史研究会是由五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发起的,其中包括您的父亲端木正先生。

6., 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席卷欧洲各国,不可一世,但最终还是走上历史的被告席。

7.狼狈为奸,作伪证,利用公权力共同报复陷害诬告*访人,目无党纪国法、坑国害民、手段残忍又卑鄙无耻之极。

8.全市党员干部应当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勤俭朴实、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9.要加大治本力度,抓早抓小抓苗头,加强理想信念、党纪国法教育,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约束力,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10.不言而喻,各国在递交其批准书或加入书时将能根据其本国法律实施本公约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