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
词语解释
屈辱[ qū rǔ ]
⒈ 屈节辱命。
例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英humiliation; mortification; shame;
⒉ 委屈和耻辱。
例受屈辱。
遭屈辱。
看到中国蒙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屈辱。
引证解释
⒈ 屈节辱命。
引《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髠 ﹞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⒉ 蒙受委屈和耻辱。
引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驱骤於蛮夏之域,屈辱於公卿之门。”
《张子语录》卷中:“郑 介於大国之间,其时得以不屈辱。”
《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太史 敫 有女,年及笄,偶游园中,见 法章 之貌,大惊曰:‘此非常人,何以屈辱於此?’”
⒊ 指委屈和耻辱。
引宋 司马光 《田横墓》诗:“忍死祗能添屈辱,偷生不足爱须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三更后车马甚众,来至肉所,问太岁何故受此屈辱,不讐报之。”
清 吴伟业 《吾谷行》诗:“一株偃蹇踞阴崖,半死半生遭屈辱。”
沙汀 《呼嚎》:“而且,她还额外碰到过多少的纠纷和屈辱啊!”
⒋ 使蒙受委屈和耻辱。
引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礼遣》:“张延赏 为 河南 尹,官人有过,未尝屈辱。”
唐 牛僧孺 《齐推女传》:“彼必大怒,乃至詬駡屈辱。”
国语辞典
屈辱[ qū rù ]
⒈ 受人侮辱。
引《文选·李康·运命论》:「驱骤于蛮夏之域,屈辱于公卿之门。」
《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我本没犯罪,你们把我提来这般屈辱。」
近辱没
反荣幸
英语to humiliate, humiliating
德语erniedrigen, demütigen (V)
法语humiliation
分字解释
造句
1.他也可能有最高尚的自尊心、自爱心。为了党和革命的利益,他对待同志最能宽大、容忍和“委曲求全”,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忍受各种误解和屈辱而毫无怨恨之心。他没有私人的目的和企图要去奉承人家,也不要人家奉承自己。
2.据信萨德尔目前在伊朗。他呼吁支持者穿黑色服装,对通过这项他所谓的“屈辱性协议”表示哀悼。
3., 尽管他们想干好,可是“他们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推倒了文化尊严感与服务行业中备受屈辱的主从关系的冲突之中”。
4.看着那早已僵硬的身躯,阿雅潸然泪下,屈辱的身躯,万念俱灰的心哀哀欲绝。
5.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争。
6.是的,我永远诅咒麦克马洪线,我永远拒绝承认屈辱的麦克马洪线。
7., 纪念屠杀的屈辱,不要让后人重蹈覆辙;纪念战争的灾难,希望和平鸽能永远在天空翱翔;纪念贫弱时的悲惨,激励我们要奋发图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心间。
8.不知道这张明信片曾经经历了多远的旅行,传达了什么样的讯息,但是它却记录了那段中国最屈辱、最不堪回首的历史。
9.德光大悦,遂令人北门外设案焚香,石敬瑭年长耶律德光十岁,却再三跪拜,尊其为父皇帝,称臣称子,奴颜婢膝,甚是屈辱。
10.在你获得金钱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紧张或屈辱,在获得进去之后你不要指望生活的怡然自得,因为在紧张或屈辱中得到的金钱,用起来会更加不安和心酸。
相关词语
- rǔ mò辱寞
- qū guāng dù屈光度
- lì qū力屈
- rǔ mìng辱命
- lǐ qū理屈
- wěi wěi qū qū委委屈屈
- qū sòng屈宋
- huò qū wō qián蠖屈蜗潜
- néng qū néng shēn能屈能伸
- xìng rǔ幸辱
- shǒu rǔ守辱
- shè qū慑屈
- yì qū抑屈
- jiào qū叫屈
- qū shì屈士
- qū shēng屈声
- sǔn rǔ损辱
- qū zhī屈巵
- jiē qū嗟屈
- qū jǐ dài rén屈己待人
- zǔn rǔ撙辱
- huí qū回屈
- qū yī shēn wàn屈一伸万
- zī rǔ訾辱
- qū hòu屈侯
- qū yàng屈漾
- zài rǔ再辱
- cuī rǔ摧辱
- qū qū屈诎
- qū jià屈驾
- rǔ mó辱模
- qū yì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