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áo cuàn
注音ㄊㄠˊ ㄘㄨㄢˋ
繁体逃竄
词性动词
⒈ 逃跑流窜;溃散奔逃。
英flee in disorder;
⒈ 逃跑流窜。
引《列子·黄帝》:“﹝禽兽﹞隐伏逃窜,以避患害。”
《后汉书·窦武传》:“武 孙 辅,时年二岁,逃窜得全。”
明 沉鲸 《双珠记·辕门遇友》:“安禄山 之乱,城郭丘墟,人民逃窜。”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又过了三天,战斗布署已定, 胡 匪军才逃窜了下来。”
⒈ 奔逃流窜,避往他处。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回》:「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曾在江西做官,降过宁王,所以逃窜在外。」
近逃逸
1.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
2.为避汉军镇压,成千上万越族人逃窜江河,过起浮家泛宅的生活——这批自我放逐者的后裔便是后世疍家的主体,他们最显著的生活特征乃是终生以艇为家。
3.6月29日,大军在六道湾山梁上架起大炮,对准城内只轰了一炮,阿古柏部队便丢盔弃甲,向着吐鲁番方向仓皇逃窜。
4.一听到仇家正在搜捕他,他便急忙逃窜隐匿,有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
5.数以千计的恐怖主义分子受到正义的制裁,或者被关进监狱,或者正四处逃窜,惶惶不可终日。
6.之后,岳父被掐到昏迷,李某以为岳父死了,顿时惊慌失措,带着行李逃窜。
7.失窃手机铃声大作扒手现形仓皇逃窜。
8.敌人吃了败仗,如同惊弓之鸟、仓皇逃窜。
9., 黑夜中错杂的脚步声从四处传来,山道上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女孩儿正在往这边逃窜,老人浑身浴血手持破剑,身后女孩儿脸色惨白后怕不已。
10.须臾,数之不尽的士卒,漫山遍野四散奔逃,仓惶中,丢盔弃甲的溃败逃窜,在其身后,是一片让人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甲胄洪流,状若疯狂的叫嚣着追赶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