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不绝书
词语解释
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
⒈ 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
例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英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 be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 in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史册上不断有这类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事情。
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於朝,史不絶书。”
刘大年 《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第一次正式记录 台湾 历史的,是 三国 吴 人 沉莹 的《临海水土志》。往后史不绝书,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国语辞典
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
⒈ 同类的事经常发生,不断见于记载。
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
唐·徐彦伯〈汾水新船赋〉:「厥声载路,赓歌济巨川之功;史不绝书,考课获畴庸之最。」
反史无前例
※ "史不绝书"的意思解释、史不绝书是什么意思由文国词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做作的反义词(zuò zuò)
镇静的反义词(zhèn jìng)
如期的反义词(rú qī)
除外的反义词(chú wài)
消沉的反义词(xiāo chén)
义师的反义词(yì shī)
眉飞色舞的反义词(méi fēi sè wǔ)
买方的反义词(mǎi fāng)
暗示的反义词(àn shì)
进军的反义词(jìn jūn)
普天同庆的反义词(pǔ tiān tóng qìng)
以德报德的反义词(yǐ dé bào dé)
恶魔的反义词(è mó)
硬化的反义词(yìng huà)
战胜的反义词(zhàn shèng)
相会的反义词(xiāng huì)
干巴的反义词(gān bā)
熟食的反义词(shú shí)
隐约的反义词(yǐn yuē)
恩人的反义词(ēn rén)
正好的反义词(zhèng hǎo)
虚张声势的反义词(xū zhāng shēng shì)
展开的反义词(zhǎn kāi)
以后的反义词(yǐ hòu)
包藏的反义词(bāo cáng)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