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
词语解释
晦日[ huì rì ]
⒈ 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唐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德宗·贞元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
引证解释
⒈ 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引《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
《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会 翊 帐下, 徐元、孙高、傅婴 等杀 览 员” 裴松之 注引《吴历》:“晦日设祭除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晦日,都司 哈廷标 於 宛顶 遇 大山 土司之从子 阿笼。”
章士钊 《赵伯先事略》:“伯先 取晚轮,以晦日晨达 广州,而事已前败,七十二烈俱殉。”
⒉ 唐 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 德宗 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参见“中和节”。
引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
浦起龙 心解:“唐 以正月晦日为中和节。”
仇兆鳌 注引 洪仲 曰:“《唐志》:德宗 时 李泌 请废正月晦日,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则是前此以晦日为节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韩滉晦日呈诸判官》:“‘晦日新晴春意饶,万家攀折度长桥。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东风换柳条。’ 唐 人以正月三十日为晦日,君臣宴饮,应制赋诗。”
《四库全书总目·小说二·独醒杂志》:“唐 改正月晦日为中和节,载於 鄴侯 家传。当时尝以命题试士,其诗载於《文苑英华》,本非僻事,而试官谬举清明寒食之説, 敏行 亦不能纠正。”
国语辞典
晦日[ huì rì ]
⒈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引《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晦日用兵,兵法所忌。」
反朔日
※ "晦日"的意思解释、晦日是什么意思由文国词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清晰的反义词(qīng xī)
屡屡的反义词(lǚ lǚ)
消耗的反义词(xiāo hào)
邻近的反义词(lín jìn)
病人的反义词(bìng rén)
今世的反义词(jīn shì)
采购的反义词(cǎi gòu)
乡村的反义词(xiāng cūn)
千方百计的反义词(qiān fāng bǎi jì)
通常的反义词(tōng cháng)
用心的反义词(yòng xīn)
必定的反义词(bì dìng)
不妨的反义词(bù fáng)
斤斤计较的反义词(jīn jīn jì jiào)
柔声的反义词(róu shēng)
自出机杼的反义词(zì chū jī zhù)
子女的反义词(zǐ nǚ)
恶魔的反义词(è mó)
刁民的反义词(diāo mín)
思想的反义词(sī xiǎng)
大名鼎鼎的反义词(dà míng dǐng dǐng)
各式各样的反义词(gè shì gè yàng)
辅助的反义词(fǔ zhù)
归国的反义词(guī guó)
巧干的反义词(qiǎo gà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