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瘼

词语解释
民瘼[ mín mò ]
⒈ 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引证解释
⒈ 民众的疾苦。
引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马瑞辰 通释:“《汉书》、《潜夫论》及《文选》注,并引作‘求民之瘼’。”
《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謡。”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民瘼其瘳,国用有加。”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十二:“入境之初,询问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来,既盗贼之所蹂践,又科需之所搔扰。”
明 方孝孺 《书学斋佔毕后》:“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竹屿病起赋一词送别》词:“帝念东南民瘼,一髮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鹺。”
国语辞典
民瘼[ mín mò ]
⒈ 人民的疾苦。
引《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谣。」
近民隐
最近近义词查询:
保留的近义词(bǎo liú)
正式的近义词(zhèng shì)
同情的近义词(tóng qíng)
片刻的近义词(piàn kè)
判定的近义词(pàn dìng)
起点的近义词(qǐ diǎn)
领导的近义词(lǐng dǎo)
各种的近义词(gè zhǒng)
抗命的近义词(kàng mìng)
路过的近义词(lù guò)
市面的近义词(shì miàn)
通同的近义词(tōng tóng)
配置的近义词(pèi zhì)
平坦的近义词(píng tǎn)
取缔的近义词(qǔ dì)
收藏的近义词(shōu cáng)
打败的近义词(dǎ bài)
想法的近义词(xiǎng fǎ)
佛教的近义词(fó jiào)
诸位的近义词(zhū wèi)
耳环的近义词(ěr huán)
今后的近义词(jīn hòu)
摘要的近义词(zhāi yào)
山水的近义词(shān shuǐ)
长途的近义词(cháng tú)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