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夏言 > 夏言代表作品

夏言的诗词

文国词霸整理了明代诗人夏言〔240篇〕古诗及代表作品,通过这些夏言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夏言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夏言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夏言的古诗词,欢迎分享。【更多:夏言的名句(1条)

沁园春 其二十 赠余东台二守

明代夏言

尚记当年,春闱较士,见子看花。念路入钱塘,君方作县,林藏象麓,子亦还家。

白简霜威,皂囊风力,独步南台众所夸。乘骢日,遇风波满地,流滞天涯。

沁园春 其二十一 送苏舜泽提学

明代夏言

宝墨楼前,赐麟堂上,一别三年。喜学有师承,文章丕变,士多矜式,礼义相先。

振起儒风,激昂晚进,洙泗门墙得正传。共道是,有苏公条教,白日青天。

沁园春 其二十四 送朱凤泉秋官北上

明代夏言

玉瓒清仪,朱弦逸韵,文采超群。羡早岁登科,英华振发,名区作宰,惠爱流闻。

简召秋台,班趋晓陛,乡曲衣冠共五云。惊老眼,念一时佳士,谁更如君。

沁园春 其二十二 登葛仙山飞升台作

明代夏言

万仞冈头,平临四望,人世奇观。正宿雨初收,流云散乱,浑如沧海,浪涌涛翻。

时见群峰,参差隐现,仿佛蛟鼍没巨澜。太空里,长烟幕幕,积雾漫漫。

沁园春 其二十三 送吴龙津太守乃旸谷翁还晋陵

明代夏言

玉女潭头,张公洞口,好段烟霞。记往日尊前,长安有约,何年此地,同炼丹砂。

飞舄云间,拂衣天上,几阵清风送到家。忽报道,有仙翁驻节,太守公衙。

沁园春 其二十五 赠龚云冈司成

明代夏言

鳌禁英流,龙头妙选,久识奇才。羡玉署春坊,争夸独步,词垣讲幄,荐历华阶。

腰带垂金,印章绾紫,简命留都绛帐开。记当时,离尊易尽,别句难裁。

沁园春 其二十六 送佩兰袁子还闽

明代夏言

花满河阳,棠阴蔽野,久着贤声。记京第相逢,仙凫书接,山楼久住,藜火宵明。

笔擅三长,才堪八面,每见挥毫对客成。白鸥园,平生老眼,为尔偏青。

沁园春 其二十七 赠涂佥宪东潭见访

明代夏言

三十年来,看花旧侣,特地相过。念南浦挐舟,遥遵江路,龙冈策马,直访岩阿。

经济长才,风云壮节,揽镜容颜鬓未皤。却谁遣,东泽一曲,早占烟萝。

沁园春 其八 寄赠石门阁老行边

明代夏言

紫阁名公,玉堂词伯,仗节行边。计策马云中,关山春日,回车辽左,海戍秋烟。

嘉峪关前,贺兰山下,几夜星营鼓角喧。临戎处,喜宫袍座拥,赐带腰悬。

沁园春 其十 送李侍御龙洲巡按江西

明代夏言

两岸垂杨,一湾芳草,深护龙洲。想夜雨当年,主人云卧,雷门春水,忽占鳌头。

白简凝霜,铁冠峨豸,十载登朝侍冕旒。人争避,行行骢马,按部洪州。

沁园春 其九 贺大司徒李蒲汀六十

明代夏言

白玉桥东,碧山楼畔,昼锦堂开。正冠盖盈门,笙歌满座,红莲才放,绿酒初醅。

紫禁朝回,凤池吏散,特为先生庆寿来。献新词,嗣音大雅,敬祝台莱。

沁园春 其十一 送叶本仁作教合肥

明代夏言

道院寒灯,儒宫夜榻,犹记髫年。念京第相逢,堪惊岁月,都亭分手,又隔风烟。

乌帽新笼,白袍袍换,莫厌青青座上毡。庐江畔,有门墙可爱,桃李争妍。

沁园春 其十二 西苑纪兴,柬翟石门、严介溪、成国公、京山侯四公

明代夏言

仁寿宫前,豳风亭畔,帝社坛东。正晴日高天,烟销雾敛,远山秋水,拥翠涵空。

玉带金貂,麟袍绣蟒,咫尺丹霄扈六龙。镇日里,珍羞络绎,天语从容。

沁园春 其十三 送欧懋直宪副

明代夏言

节操冰清,丰标玉立,名重司空。正江左分曹,才归省署,浙西持宪,更理兵戎。

约束诸生,按行五郡,秋水楼船七里陇。最喜是,乡关入望,民俗相通。

沁园春 其十四 次汪得之寄韵

明代夏言

数载怀乡,几番抗疏,此日归休。喜紫阁彤庭,拂衣长谢,丹山碧水,策杖闲游。

楼起青云,堂开绿野,丹桂依然香满洲。烟霞里,诗盟酒约,日日堪酬。

沁园春 其十五 寄沈韩峰侍御

明代夏言

骢马循行,玉堂话别,屈指经年。正南浦怀人,绿波春水,西风送客,落木秋烟。

我到东山,君居北阙,塞雁江鸿又各天。频问讯,望钟陵明月,相忆娟娟。

沁园春 其十六 别李龙洲侍御用原赠韵

明代夏言

天上归来,重寻旧隐,桂树芳洲。喜骢马东巡,梅花岁晚,画船西下,柳色江头。

把赠春词,留连夜酌,尚忆前时侍衮旒。又谁料,华堂绿酒,共醉南州。

沁园春 其十七 送李潜厓大理还金华

明代夏言

短棹乘流,轻轩度岭,风雨兼程。念走马看花,当年识面,避人焚草,往事关情。

三十年来,四千里外,廊庙江湖白发生。喜今朝,有故人远到,春满山城。

沁园春 其五 严陵感旧

明代夏言

石壁溪头,富春山下,画舫新来。正雨过青山,波生碧渚,千峰日照,两岸花开。

北郭池塘,东门杨柳,二十年前几往回。重登眺,爱风烟如画,临水楼台。

沁园春 其六 送内弟詹莹南还

明代夏言

二十年前,恍然如昨,初过君家。爱门对青山,桥横绿水,一川乔木,数里烟霞。

白发而翁,红颜阿姊,予亦青衿鬓似鸦。到而今,追寻往事,何限堪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