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词霸整理了明代诗人黄衷〔788篇〕古诗及代表作品,通过这些黄衷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黄衷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黄衷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黄衷的古诗词,欢迎分享。【更多:】
明代:黄衷
鸿渐徵仪羽,龙飞纪甲辰。西曹抡法笔,东市少冤民。
彭蠡冲襟静,匡庐爽气新。王风馀制作,卿月近精神。
鴻漸徵儀羽,龍飛紀甲辰。西曹掄法筆,東市少冤民。
彭蠡沖襟靜,匡廬爽氣新。王風馀制作,卿月近精神。
东郊东上数家庄,路入沙河水竹乡。借马花期曾独往,打鱼芦畔得徜徉。
老谙世味牙边蜡,闲忆山盟木杪霜。诗酒未应嫌白发,尺书先遣雁南翔。
東郊東上數家莊,路入沙河水竹鄉。借馬花期曾獨往,打魚蘆畔得徜徉。
老谙世味牙邊蠟,閑憶山盟木杪霜。詩酒未應嫌白發,尺書先遣雁南翔。
扬帆风力正,数里过晴川。客饭鸡鸣午,王程雁影边。
喧声闻閧渡,快意羡回船。问俗今何去,荒凉已目前。
揚帆風力正,數裡過晴川。客飯雞鳴午,王程雁影邊。
喧聲聞閧渡,快意羨回船。問俗今何去,荒涼已目前。
造化爱修名,君子况金玉。静默貌若愚,粹美良可掬。
谊交古水寒,数面芝兰馥。持吉恒谦谦,遗荣匪碌碌。
造化愛修名,君子況金玉。靜默貌若愚,粹美良可掬。
誼交古水寒,數面芝蘭馥。持吉恒謙謙,遺榮匪碌碌。
饥鹰得食飏不搏,老狖知风悲复啼。江栖数口菜根尽,山樊二月桃花低。
画船急榜候吏走,白板返扃无客题。揽衣中夜看弧矢,破镜已挂寒岩西。
饑鷹得食飏不搏,老狖知風悲複啼。江栖數口菜根盡,山樊二月桃花低。
畫船急榜候吏走,白闆返扃無客題。攬衣中夜看弧矢,破鏡已挂寒岩西。
郴有何公岭,遥望富春山。山中读书客,归欤曾待年。
狂飙少静宇,惊濑非渟渊。嬉猱本樛木,鸣鹤仍青田。
郴有何公嶺,遙望富春山。山中讀書客,歸欤曾待年。
狂飙少靜宇,驚濑非渟淵。嬉猱本樛木,鳴鶴仍青田。
太丘今古洽六腑,中夜皛莹腾方床。我观逸思副奇表,头骨峭崿昆崙冈。
追风琢月二十载,嚼花咽玉凝芬芳。齐侯铜篆漫柏寝,石鼓颢气争堂堂。
太丘今古洽六腑,中夜皛瑩騰方床。我觀逸思副奇表,頭骨峭崿昆崙岡。
追風琢月二十載,嚼花咽玉凝芬芳。齊侯銅篆漫柏寝,石鼓颢氣争堂堂。
家家县磬逐红巾,杀气遥侵二月春。一夜将军传□到,凯歌才散稻花新。
家家縣磬逐紅巾,殺氣遙侵二月春。一夜将軍傳□到,凱歌才散稻花新。
向来豪宕难指数,至今六子悬清绪。黄埃寂寞晋风流,南朝乐地空狂雨。
任城酒楼高刺天,沧洲万里危甍前。楼头歌吹掩白日,下视世界惟苍烟。
向來豪宕難指數,至今六子懸清緒。黃埃寂寞晉風流,南朝樂地空狂雨。
任城酒樓高刺天,滄洲萬裡危甍前。樓頭歌吹掩白日,下視世界惟蒼煙。
江干薄莫小村孤,借爨家家却仆夫。天意不教闲懊恼,好风吹过野猪湖。
江幹薄莫小村孤,借爨家家卻仆夫。天意不教閑懊惱,好風吹過野豬湖。
东村才分渠水,南浦初移荔枝。田舍犹闻笑语,主人未有归期。
東村才分渠水,南浦初移荔枝。田舍猶聞笑語,主人未有歸期。
瘦仆长镵薙短莎,一弓荒土种波罗。牙根木爱甜如蜜,只为秾阴入夏多。
瘦仆長镵薙短莎,一弓荒土種波羅。牙根木愛甜如蜜,隻為秾陰入夏多。
结构切红云,闽山未觉深。中天分气色,下界割晴阴。
看竹溪流影,鸣琴谷借音。崇高方有地,犹自爱乔林。
結構切紅雲,閩山未覺深。中天分氣色,下界割晴陰。
看竹溪流影,鳴琴谷借音。崇高方有地,猶自愛喬林。
隐处人方锦里翁,每从谈笑想孤风。道穷药裹无舟诀,春杪诗邮少碧筒。
福善讵知天意外,伤心不是世情中。槿樊柳港悲凉尽,乘兴何堪到郭东。
隐處人方錦裡翁,每從談笑想孤風。道窮藥裹無舟訣,春杪詩郵少碧筒。
福善讵知天意外,傷心不是世情中。槿樊柳港悲涼盡,乘興何堪到郭東。
街头无菊斗残芳,惊眼梅花恰满霜。老子西林三两树,期君长为恼花光。
街頭無菊鬥殘芳,驚眼梅花恰滿霜。老子西林三兩樹,期君長為惱花光。
白露蒹葭晓,寒塘静故幽。羽珍终自惜,不上古楂头。
白露蒹葭曉,寒塘靜故幽。羽珍終自惜,不上古楂頭。
荣木桥西绿作围,野人白板隐朝晖。虚舟自动觉潮上,鸣驷不来逢客稀。
纤雨花边双短鬓,融泥堤上小深衣。宁辞俗态疑多事,要是逃名志未违。
榮木橋西綠作圍,野人白闆隐朝晖。虛舟自動覺潮上,鳴驷不來逢客稀。
纖雨花邊雙短鬓,融泥堤上小深衣。甯辭俗态疑多事,要是逃名志未違。
散立晚何适,低飞性自便。趁鱼浮峡静,逐鹭戏涡旋。
去住溪翁物,征科水户钱。闲怀因汝动,欲上曲江船。
散立晚何适,低飛性自便。趁魚浮峽靜,逐鹭戲渦旋。
去住溪翁物,征科水戶錢。閑懷因汝動,欲上曲江船。
溪声一夜学回潮,檐溜家家瀑布飘。行李莫愁明日路,从来骤雨不终朝。
溪聲一夜學回潮,檐溜家家瀑布飄。行李莫愁明日路,從來驟雨不終朝。
粤南天作多仙山,海上缥缈芙蓉圜。罗浮绝巘剧孤拔,势争五岳纡跻攀。
白云磅礴屏雄镇,景泰窈窕开禅关。飞流喷壑汇百折,稍引蒲涧回银湾。
粵南天作多仙山,海上缥缈芙蓉圜。羅浮絕巘劇孤拔,勢争五嶽纡跻攀。
白雲磅礴屏雄鎮,景泰窈窕開禅關。飛流噴壑彙百折,稍引蒲澗回銀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