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滩作出峡行
[宋代]:李曾伯
蜀道登天难,尤难泝流入。
自峡上夔渝,江险滩节密。
前年冲寒来,水落且石出。
寄命竹一缕,寸挽退或尺。
旬宣愧罔功,征戍幸逭责。
仁哉圣主恩,有诏许归佚。
匆匆乘月下,初值朱明律。
常年桃涨后,此际梅潦溢。
危漩若釜沸,惊湍如矢激。
今年独何异,水势平於席。
仅添半篙绿,稳泛万顷碧。
纵横顺濆淖,隐见辨沙碛。
毋庸事盘滩,了不懼触石。
一日涪州岸,三宿云安邑。
滟澦露山骨,底柱屹中立。
巫峰披宿雾,奇哉翠欲滴。
建瓴高屋易,百里一瞬息。
安然中流坐,恍若前山失。
舟轻蜚鸟过,岸鴂脱兔疾。
伊滩以新名,此水虑微涩。
黎明报船步,数尺长一夕。
波臣信有助,棹师喜何剧。
前竿与后枕,橹六视听一。
招呼左右向,心手应相得。
所取无釐差,其矢如绳直。
载瞻洺川祠,不远西陵驿。
倏焉飞廉怒,卷起浪涛白。
篙篷掀欲舞,绠缆系惟亟。
凡我同舟人,相雇几动色。
兴言大川涉,畴为讯诸易。
古谚固有云,飘风终日。
须臾棹歌发,安危在漏刻。
衰迟嗟我生,险阻几身历。
萍梗遍江海,星霜老疆场。
此行亦良苦,岂敢计终吉。
始入凡四旬,今出仅更浃。
行止非人为,扶持有神力。
瓣香荐牲酒,对越寸衷赤。
自兹丘樊归,谨无以形役。
晚来贺平善,诗以纪其实。
蜀道登天難,尤難泝流入。
自峽上夔渝,江險灘節密。
前年沖寒來,水落且石出。
寄命竹一縷,寸挽退或尺。
旬宣愧罔功,征戍幸逭責。
仁哉聖主恩,有诏許歸佚。
匆匆乘月下,初值朱明律。
常年桃漲後,此際梅潦溢。
危漩若釜沸,驚湍如矢激。
今年獨何異,水勢平於席。
僅添半篙綠,穩泛萬頃碧。
縱橫順濆淖,隐見辨沙碛。
毋庸事盤灘,了不懼觸石。
一日涪州岸,三宿雲安邑。
滟澦露山骨,底柱屹中立。
巫峰披宿霧,奇哉翠欲滴。
建瓴高屋易,百裡一瞬息。
安然中流坐,恍若前山失。
舟輕蜚鳥過,岸鴂脫兔疾。
伊灘以新名,此水慮微澀。
黎明報船步,數尺長一夕。
波臣信有助,棹師喜何劇。
前竿與後枕,橹六視聽一。
招呼左右向,心手應相得。
所取無釐差,其矢如繩直。
載瞻洺川祠,不遠西陵驿。
倏焉飛廉怒,卷起浪濤白。
篙篷掀欲舞,绠纜系惟亟。
凡我同舟人,相雇幾動色。
興言大川涉,疇為訊諸易。
古諺固有雲,飄風終日。
須臾棹歌發,安危在漏刻。
衰遲嗟我生,險阻幾身曆。
萍梗遍江海,星霜老疆場。
此行亦良苦,豈敢計終吉。
始入凡四旬,今出僅更浃。
行止非人為,扶持有神力。
瓣香薦牲酒,對越寸衷赤。
自茲丘樊歸,謹無以形役。
晚來賀平善,詩以紀其實。
唐代·李曾伯的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李曾伯共有诗(728篇)
:
欧大任
双鱼消息五湖还,玄晏先生尚闭关。人候小车乘下泽,书成残草寄名山。
江南烟月参差际,淮浦风云澒洞间。尺素怀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
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雲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裡,竹林何日一追攀。
:
黄克晦
薄暮登城暑气微,风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满目惭高隐,白发盈头爱落晖。
薄暮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滿目慚高隐,白發盈頭愛落晖。
清代:
钱澄之
将帅加专敕,今晨百道飞。如何罪己诏,立待吮毫挥!
义动三军愤,功凭一纸微。颇闻李公子,开读泪沾衣!
将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诏,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
唐代:
方干
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藉见功夫。添来势逸阴崖黑,
泼处痕轻灌木枯。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
三世精能舉世無,筆端狼藉見功夫。添來勢逸陰崖黑,
潑處痕輕灌木枯。垂地寒雲吞大漠,過江春雨入全吳。
蘭堂坐久心彌惑,不道山川是畫圖。
宋代:
朱熹
凌兢度三峡,窈窕复一原。绝壁拥苍翠,奔流逝潺湲。
闻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间。壮节未云远,高风杳难攀。
淩兢度三峽,窈窕複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未雲遠,高風杳難攀。
唐代:
张祜
一室炉峰下,荒榛手自开。粉牌新薤叶,竹援小葱台。
树黑云归去,山明日上来。便知心是佛,坚坐对寒灰。
一室爐峰下,荒榛手自開。粉牌新薤葉,竹援小蔥台。
樹黑雲歸去,山明日上來。便知心是佛,堅坐對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