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郭子坤拥妾戏柬
[明代]:李攀龙
城东桃花喷路光,春风吹送孝廉郎。自拥佳人驮细马,时临绿水照红妆。
罗裙已夺石榴色,秃袖单衫杏子黄。蹋镫微笼双玉趾,扬鞭笑起两鸳鸯。
同栖孔雀言犹妒,并蒂芙蓉愿始偿。为谢使君休借问,郭家少妇身姓王。
二八盛年真擅宠,只今三十尚专房。持斋能苦头陀行,发誓曾烧顶庙香。
浩劫自知仙女分,他生常在世尊傍。每修好事辞书舍,但有佳期入道场。
才着霓裳颜更少,但盘云髻婿先狂。假令不信吹箫侣,试向秦台看凤凰。
城東桃花噴路光,春風吹送孝廉郎。自擁佳人馱細馬,時臨綠水照紅妝。
羅裙已奪石榴色,秃袖單衫杏子黃。蹋镫微籠雙玉趾,揚鞭笑起兩鴛鴦。
同栖孔雀言猶妒,并蒂芙蓉願始償。為謝使君休借問,郭家少婦身姓王。
二八盛年真擅寵,隻今三十尚專房。持齋能苦頭陀行,發誓曾燒頂廟香。
浩劫自知仙女分,他生常在世尊傍。每修好事辭書舍,但有佳期入道場。
才着霓裳顔更少,但盤雲髻婿先狂。假令不信吹箫侶,試向秦台看鳳凰。
唐代·李攀龙的简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共有诗(882篇)
宋代:
左纬
妻儿共一区,日夜谨相守。遥惊白旗来,不觉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闻哭声,相见真成偶。
妻兒共一區,日夜謹相守。遙驚白旗來,不覺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聞哭聲,相見真成偶。
宋代:
吕南公
朱栏跨略彴,孤绝东山口。不见客忘归,华标字如斗。
轩轩六龙辔,不醉云间酒。何以赠游人,松声杂鸣溜。
朱欄跨略彴,孤絕東山口。不見客忘歸,華标字如鬥。
軒軒六龍辔,不醉雲間酒。何以贈遊人,松聲雜鳴溜。
明代:
卢龙云
一上层楼寓目宽,南中十月只轻寒。千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
骑射此时资讲武,蒐罗他日备登坛。汉家颇牧频推毂,须信封侯事不难。
一上層樓寓目寬,南中十月隻輕寒。千山雨過林仍綠,萬木霜催葉未丹。
騎射此時資講武,蒐羅他日備登壇。漢家頗牧頻推毂,須信封侯事不難。
清代:
顾太清
冒雪冲寒,崎岖路、马蹄奔走。望不尽、远山冠玉,六花飞凑。
碧瓦遥瞻心似剖,殡宫展拜浇杯酒。哭慈亲、血泪染麻衣,斑斑透。
冒雪沖寒,崎岖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殡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
秦鸿
风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电炬照斯堂,烛此数子如孩嘻歒赥。壶觞共引祛霜风,座中暂卸鞍鞯靮。
風兮吾心其淅淅,雲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觞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鞯靮。
宋代:
释道川
蝴蜂休恋旧时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来无走路,痴心要上白牛车。
门前羊鹿权为喻,室内啀喍总是讹。蓬㶿臭烟相恼处,出身不用动干戈。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
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内啀喍總是訛。蓬㶿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幹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