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
鶗tí鴂jué吟yín--刘liú禹yǔ锡xī
朝cháo阳yáng有yǒu鸣míng凤fèng,,不bù闻wén千qiān万wàn祀sì。。鶗tí鴂jué催cuī众zhòng芳fāng,,晨chén间jiān先xiān入rù耳ěr。。
秋qiū风fēng白bái露lù晞xī,,从cóng是shì尔ěr啼tí时shí。。如rú何hé上shàng春chūn日rì,,唧jī唧jī满mǎn庭tíng飞fēi。。
上一首:刘禹锡《醉答乐天》
下一首: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少尹赠答,兼命》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