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
思sī归guī寄jì山shān中zhōng友yǒu人rén--刘liú禹yǔ锡xī
萧xiāo条tiáo对duì秋qiū色sè,,相xiāng忆yì在zài云yún泉quán。。木mù落luò病bìng身shēn死sǐ,,潮cháo平píng归guī思sī悬xuán。。
凉liáng钟zhōng山shān顶dǐng寺sì,,暝míng火huǒ渡dù头tóu船chuán。。此cǐ地dì非fēi吾wú士shì,,闲xián留liú又yòu一yī年nián。。
上一首:刘禹锡《有獭吟》
下一首: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