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
海hǎi门mén潮cháo别bié浩hào初chū师shī--刘liú禹yǔ锡xī
前qián日rì过guò萧xiāo寺sì,,看kàn师shī上shàng讲jiǎng筵yán。。都dōu上shàng礼lǐ白bái足zú,,施shī者zhě散sàn金jīn钱qián。。
方fāng便biàn无wú非fēi教jiào,,经jīng行xíng不bù废fèi禅chán。。还hái知zhī习xí居jū士shì,,发fā论lùn侍shì弥mí天tiān。。
上一首:刘禹锡《秋中暑退赠乐天》
下一首:刘禹锡《吴兴敬郎中见惠斑竹杖兼示一绝聊》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