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冯子振
咏yǒng梅méi三sān十shí首shǒu其qí二èr十shí五wǔ照zhào水shuǐ梅méi--冯féng子zi振zhèn
玉yù树shù临lín流liú雪xuě作zuò堆duī,,寒hán光guāng疏shū影yǐng共gòng徘pái徊huái。。多duō情qíng最zuì是shì黄huáng昏hūn月yuè,,配pèi合hé春chūn风fēng不bù用yòng媒méi。。
上一首:冯子振《题钮处士隐居》
下一首:冯子振《咏梅三十首 其二十六 二月梅》
唐代·冯子振的简介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