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紫zǐ薇wēi花huā--白bái居jū易yì
丝sī纶lún阁gé下xià文wén书shū静jìng,,钟zhōng鼓gǔ楼lóu中zhōng刻kè漏lòu长zhǎng。。
独dú坐zuò黄huáng昏hūn谁shuí是shì伴bàn,,紫zǐ薇wēi花huā对duì紫zǐ微wēi郎láng。。
上一首:韩愈《落齿》
下一首: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东蛮》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