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宴yàn散sàn--白bái居jū易yì
小xiǎo宴yàn追zhuī凉liáng散sàn,,平píng桥qiáo步bù月yuè回huí。。
笙shēng歌gē归guī院yuàn落luò,,灯dēng火huǒ下xià楼lóu台tái。。
残cán暑shǔ蝉chán催cuī尽jǐn,,新xīn秋qiū雁yàn戴dài来lái。。
将jiāng何hé还hái睡shuì兴xìng,,临lín卧wò举jǔ残cán杯bēi。。
上一首:岑参《暮秋山行》
下一首: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